乐刷专家大咖“云”集北师珠,共论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新动向
24小时客服电话:18127011016
全国可办理pos机,顺丰送上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图/学校供图
4月15日-17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90余所高校的23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云端论剑,共同就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郑国民教授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建设发展概况。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授则高度肯定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在北师大文学院双一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贡献,他认为本届年会一次是回应当前的时代格局、推动不同文明间互动与对话的重要会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作主旨发言
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势头良好。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比较文学正从边缘走向中心,学科本身的融通中西、跨学科性质,在全球化进程中能引领文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还指出,应把课程的思政建设化为一种文化自觉。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教学研究分会在比较文学课程、教学、专业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曹顺庆教授表示。
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曹顺庆教授致辞大POS机
会上,有专家指出,比较文学学科不是闭门造车,要从全局的角度予以考虑。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创会会长陈惇教授认为,我们应当从整个国家发展的形势出发,从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认识比较文学学科的价值。我主张学会在新时代的使命是从学科内部走向外部,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贡献比较文学独特而重要的力量。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刘洪涛教授说。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刘洪涛教授
本次大会的主旨发言共4场。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等16位学者,围绕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数字人文与比较文学的关系,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及人才培养,中外文学交流史和东方文学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在分议题讨论中,与会专家则聚焦课程与教学两个关键词,围绕‘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等议题,在9个分会场开展专题研讨。本届大会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论坛。
据了解,本次会议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承办。本次活动还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和会员大会。选举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姚建彬教授担任学会的副理事长,选举了上海师范大学的纪建勋教授担任学会的常务理事,同时还选举产生了33位理事。大POS机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boss@zypos.cn 删除,谢谢
